迷你中文 > 耽美小说 > 昭和之下 >
        昭和十年,十二月。

        北台湾的冬雨像咒语般绵延数日,Sh气润着屋瓦,也润着人心。台北城南的街头挂起红白布幔,纪念昭和天皇登基十周年的庆典如期举行,喇叭里的《君之代》声声高亢,压过了巷弄里孩童打闹与贩夫吆喝的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个不容许杂音的年代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大正末期起,日本政府便强化对台湾的文化管制政策,尤其进入昭和年间,「皇民化运动」已开始试探地渗透民间。官办演讲、国语日语学校、神社参拜等成为日常规训,而台语、汉文、传统戏曲,则被视为「旧文化残余」。

        警察不仅维持秩序,更肩负着文化审查的任务。

        行政厅对面的戏馆巷,砖墙灰旧,檐下贴着半Sh的戏单。上头写着:「香火戏台,本日演出《游园惊梦》、开台戏《雷雨风波》」。笔迹婉转,却已经斑驳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辆深灰sE的警务车在巷口停下,车门开启,两名穿着整齐制服的日本警察下车。高个子那位摘下帽子,用日语低声道:「ここか、香火剧団。」这里就是香火剧团吗?

        「そうみたいだな……しかし、こんな时期に雷雨风波なんて演目をやるとはな。」看来是呢……但在这种时机演《雷雨风波》,也太大胆了。另一位年长些的警官点着烟,语气带着不以为然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反T制的なb喩が含まれていないか、気をつけたほうがいい。」要注意里头有没有反T制的暗喻。

        东乡圭介没有回话,只微微颔首。他的动作一丝不苟,帽檐压得低,军鞋擦得发亮。他是这批新派军警里少见的异数——身形挺拔,口音乾净,日语几可乱真,却总透出一种令人难以亲近的静默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圭介君、君が対応してくれ。俺は报告をまとめる。」圭介,你去应对吧。我来整理报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上司甩了甩公文夹,把这次戏团审查的任务交给他。这早已不是第一次。文化警察如影随形,特别是这些台语戏剧团T,总有那麽几出戏词,让人觉得——不够忠诚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