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说着话,120救护车就来了,我立即跑过去对120招手:「这边!这边!」救护车缓缓开进小区,一同进来的还有两个警察。救护车上下来两个护士,推过来一副担架,牛保安和护士合力把老婆婆擡上担架。老婆婆说:「腿痛!腿不能伸直。」护士说:「那就蜷起来。对,就这样,直接送医院。」

        「等等!」两个中年男警察走过来:「怎麽回事,先做个记录再走。」本已上了救护车的牛保安和nV司机又都下了车,接受警察的询问。其中一个警察说:「只能我们来处理了,事故大队的一般不会进小区。」说完就把牛保安和nV司机的身份证,电话都记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救护车开动,牛保安和nV司机再次上车准备一起去医院。突然警察说:「身份证带没有?到医院要身份证的。」另一个警察说:「先去,等会儿回来拿也一样。」我一听这不折腾人吗。我马上说:「他家就在这里,现在就把身份证带上啊,还回来拿什麽。」

        牛保安听我说得有道理,跳下车,回家拿身份证,其实他家就在离救护车10多米的地方。拿上身份证,牛保安和nV司机再次上车,眼看救护车就要开动。突然又骑进来一辆警摩,一个高个子警察径直过来。他使劲拍救护车车窗说:「肇事者下来做个笔录。」於是,nV司机再次下车接受询问,而最开始的两个警察已经不见踪影。

        救护车开走,高个子警察开始登记nV司机的信息。可刚才不是才登记过吗?我一脸疑惑的看着这两个人。登记完姓名电话身份证号,高个子警察说:「现在等吧,等事故大队来处理。」说完,不再理睬nV司机。高个子警察猛的转头问我:「小区里面有没有小卖部?」「小卖部?没有,不过出小区大门旁边就是舞东风。」高个子警察兴冲冲的走出去,不一会喝着一瓶脉动潇洒的走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喝着脉动,高个子警察倚在警摩上,东瞧西望,又像在望风,又像在看守着nV司机。nV司机则一直在给保险公司打电话,一边打着电话,一边焦虑的原地转圈。接下来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,我站在一旁从下午3点半一直等到下午4点半,事故大队的民警一直没有来。高个子警察用警讯台问:「这次是谁来啊?」一个声音回答:「周哥!周哥!」可这位周哥始终没有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我转头问高个子警察:「警官同志,怎麽还要等,你们都做了两次登记记录了。」高个子警察一脸讪笑着说:「这是程序,知道吗?程序。」我说:「应该要肇事司机马上赶到医院去啊」高个子警察满不在乎的说:「放心,误不了。」

        我突然觉得很荒谬,这麽小一件交通擦挂,处理起来怎麽这麽麻烦。来了两波警察了不说,还要等事故大队,而事故大队却迟迟不出场。等到4点半,肚子也饿了,我回家去吃晚饭。简单的吃过晚饭,我再次回到事故现场。高个子警察已经一骑绝尘的离开。换了另外两个警察在盘问nV司机,这两位应该就是事故大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我看见警察给nV司机一个小盒子,要nV司机吐唾沫,这是测试是否酒驾。然後和前面两次一样,登记完姓名电话身份证。警察说:「好了,你可以走了。」nV司机问:「要扣车吗?」警察说:「不用。」nV司机一个转弯就不见了踪影,不知道是回家了,还是去医院了。这件交通肇事案算是初步处理结束。

        从报警到最终nV司机离开,前後至少用了2个小时。这两个小时其中有1个多小时都在等事故大队,而在所谓的事故大队来之前,已经来了两波警察。这个效率简直低得惊人。我记得新闻里说小的交通事故不是有快处机制吗?很简单很快速的就可以把事故现场清障,拆除,人员离场。这麽一个发生在小区内部的微小擦挂案怎麽处理起来就这麽复杂?如果老婆婆确实受伤严重,这麽拖拉低效的出警处理方式,会不会对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