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时候,学校刚刚建成,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工。主路还没有y化,铺着一地的碳灰。宿舍也还没有建好,我们这些新入学的小学生都住在中学部2楼的教室里。床为通铺,十多张床拼在一起。一个教室要住2,30名学生,条件远没有宣传的那麽好。到晚上的时候,由於是郊外,四周都是田地,外面的风会呼呼的刮响。睡在教室里,听一晚上的大风歌。我们早上起来就要跑步做C,然後再回宿舍洗漱,留下值日生做宿舍的清洁,其他同学去食堂吃早饭。吃完早饭到教室上课,上午4节课後,吃午饭,然後午休。接下来下午3节课,自由活动1小时,吃晚饭,看电视1小时,上晚自习,回宿舍就寝。一天就这样安排的紧紧凑凑,一天又一天,周而复始。那时还没有执行双休,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,星期天晚上返校。我和同学们天天朝夕相处,b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长。
学校的董事长为一个成都本地商人,高高的,看着很踏实。他的儿子也在小学部读小学,b我们小一个年级,直来直往,不太说话。董事长有一辆加长版的凯迪拉克,放学回家或者是春游的时候,凯迪拉克在校车前面引路,一路浩浩荡荡。学校主任为一个中老年nV教师,个子矮矮的,说话爽利。她是北大新闻系毕业的老北大,放学的时候,她老伴会骑一辆自行车来接她回家。主任坐在自行车的後座上,表情妩媚,不像在学校那麽严肃。
嘉好的食堂有口皆碑。早上有包子,花卷,馒头,粥,J蛋,牛N和喝粥的小菜。食堂制作的一种r0U花卷特别受欢迎,刚出锅的r0U花卷,宣腾腾,热乎乎的,直冒油。咬一口还有葱花的香气,堪称嘉好食堂的标志X食品。中午两节课後,有食堂自制的点心,蛋糕或者炸馒头沾白糖。下午每个同学能领一个水果,大多数的时候是苹果,也会有梨,桃,西瓜。晚自习後还有一道加餐,食堂自制的点心和牛N。至於中午和晚上的正餐那就更不用说,r0U,蛋,鱼,J腿,炒饭,饺子,面条轮番供应。现在回想起来,嘉好的食堂还是让我喜欢。
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正在打乒乓球,忽然从围墙的缺口处爬进来一个小孩,看样子和我们一般大。他羞涩的要求加入我们的乒乓球搭子,我们同意。打完乒乓球,我邀请他一起去食堂吃饭,他很犹豫,表情犯难。他不是嘉好的学生,他是附近农民的儿子。我再三邀请他一起去食堂,他还是拒绝了。他或许觉得他和我们为两种人,他有他的世界,闯进富贵人家的子nV的生活圈子对他太难。很快他就又从围墙的缺口处爬出去,从此我再没有见过他,但他犯难的表情和扭捏的神态直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。还有一次是我上初中的时候,教室里搬柜子,忽然进来一个穿着朴实的小工,看样子b我们大不了什麽。学生们都发出惊呼,这麽小就做工了!那小孩不好意思起来,低着头,羞涩的走出教室。那一刻我知道了什麽叫作社会阶层。忝为富贵,其实草莽。
即使是嘉好的学生,也并非每家都有私车的。我家就没有。每次莫先生骑着自行车来接我放学,我都有点不好意思。别的同学大都是爸爸开着小轿车来接,神气活现的摇下车窗挥手和我道别。而我坐在自行车上,两条腿岔着,像个破落户。後来时间久了,我也就大方起来,管他的,家里没车的也不只我一家。嘉好学生的「标准形象」为:中分头,白毛衣,蓝sE牛仔K,旅游鞋,牛仔K後兜上别一把小梳子。时不时的把梳子拿出来,对着镜子梳个中分,或者是偏分,嘉好的学生很看重形象。
把孩子送到嘉好读书的家长以做生意的为多,零星有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,家里经济情况一般b较好。我记得有一个同学曾经和我吹嘘:他舅舅可以随时把他们那里的市长叫来。这个话我无从证实,但他舅舅来接他放学的时候,他确实坐在一辆高级轿车里。并非每个嘉好的学生都喜欢炫耀,也有很低调的。父母看起来就和普通农民没什麽区别的,也有。所谓人不可貌相,谁又知道一个农村的大老粗会不会其实是一个大老板呢?嘉好的家长也林林种种。
嘉好的老师大都是其他公立学校挖来的。这些青年教师或者在原来的学校不受重视或者是被排挤,於是转战到私立学校来教书。也有公立学校退休的老教师返聘到嘉好,这些教师大都高职称,不是高级就是特级。嘉好的教师很敬业,我记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,从中学部教室我们就寝的地方正好能看见我们班主任的办公室。晚上很晚,班主任的办公室灯光还亮着。毕业的时候,班主任为我们每个同学手写一本毕业纪念册。扉页上用工整的字T为我们每个人写上祝福的话。这本珍贵的纪念册我现在还保存着。
住宿方面还是很方便。学生宿舍修好後,每个寝室住8个同学,木头床,每张床之间有床头柜,床上方还有一个顶柜。寝室里有yAn台,yAn台正面有水龙头是洗漱的地方。yAn台左边为沐浴喷头,晚上有热水。右边为厕所,有两个蹲位。住在宿舍里,冬天有暖气,夏天就只能扇风扇。夏天最热的时候,寝室里的风扇也起不了什麽作用,像蒸笼一样,闷在里面发慌。只有自己安慰自己:心静自然凉。
学校有一个足球场,这在当时的成都中小学里面算是很「港」的。下午自由活动的时候能够去足球场踢足球,也可以打篮球,乒乓球,羽毛球。学校有图书馆,凭借书证可以借书出来。我记得我在嘉好的图书馆看过三毛的散文,莫泊桑的短篇集,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。有一次我去借《红楼梦》来看,图书馆的老师不借给我,她说小孩子不能看《红楼梦》。我可以告诉她我其实早就看过了吗?我没有告诉她,我只是默默的离去。那个时候,图书馆竟然还有日本漫画,我发现这个秘密後激动不已。我去图书馆看了不少的漫画书,其中一本叫《尼罗河的nV儿》,内容挺大方。想不到学校的图书馆还有这种书!後来不知道是不是还是那个不借给我《红楼梦》的老师发现了,有一天这些漫画书全都消失,至今想起来都很遗憾。
我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毕业,在嘉好读了7年书。嘉好不大的校园可以说镶满我的脚板印,我对嘉好有感情的。大学毕业那年,我冒充应聘者去逛过一次嘉好,那时嘉好已经卖给一个公立学校。小学部依然雅致,中学部依然挺拔。逛着熟悉的校园,好像又回到中学时代。我可以说一声:嘉好,我Ai你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