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具体哪些不清楚,但二和三都邀请了,还有公安厅的,邮政的,交管的,财政的,住建的,文化局,轧钢厂,肉联厂。目前了解的就这些,应该还有些受到了邀请的,没统计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书记一听,这他娘的义安这边基本比较重要的部门都邀请了,动作是真不小呀。可定的日子正好是他跟昌城书记约见的日子。虽然他和昌城书记都是城区的书记,但人家是直辖城的书记,级别比他高半级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事你先别管了,我跟昌城书记打个电话再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书记回话道,而当秘书的,听到这样的话,立刻懂规矩的先离开了办公室。领导跟领导之间谈话,他要傻逼似的站旁边不动,哪怕聊天的内容很普通,但这职位也算当到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第256章叉车厂技术工人的想法

        连城的吴厂长最近有些烦,上个月的一纸批示文件。他好好的一个叉车厂厂长,成为了分厂厂长。虽然职位和级别没有动,但自主权却是受了影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叉车是国内目前稀缺车辆,不需要计划生产,可无限生产扩张的。主要问题是造不造的出来的问题,而连城叉车厂的车辆生产一直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。生产速度取决于老师傅的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吴厂长的设想,师傅带徒弟,徒弟本来也是有点技术的那种,一两年出师,然后就提升产量了。他这个厂长要升级,也做多几年的工夫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自己担任厂长的厂子,成为分厂的话,招人或者添加设备超过一定量,是要跟总厂通报一下的。甚至产量多少,哪些部件自我生产,哪些让外面加工负责组装,总厂都有决定权。

        换句话说,分厂就是协助总厂生产的,否则都是国家的工厂,成为汽车厂的分厂就一点意义都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技术工人的调令,真服从的话,连城的叉车厂起码就废了一截了,没有好的技术人员和工人,以后连城生产叉车,真的只能按部就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